1. <zzb class="zysgs"></zzb>

      必赢626net入口首页

      1. <zzb class="zysgs"></zzb>
        首页集团新闻

        韶关想明白了:东数西算 网络先行

        2024-03-15

        韶关市主管领导近日宣布,2024年三季度拟升级为国家一级骨干网络节点,届时将以韶关为中心 ,形成市区1毫秒、大湾区3毫秒、省内10毫秒、省外枢纽中心和主要省会城市20毫秒高速算力时延圈 。

        到2025年韶关将新建50万架标准机架、500万台服务器 ,投资规模超过2000亿的实时算力中心,届时韶关将升级为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算力中心,韶关到深圳单向传输实现时延仅1.9毫秒 。目前全国大型算力企业聚集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超过60家 。

        东数西算网络先行

        两年前的2月23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批复同意在粤港澳大湾区 、京津冀、长三角、成渝等四个地区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。至此,八个国家枢纽节点全部确立 ,被认为标志着“东数西算”工程的全面启动 。

       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形象图

       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形象图

        “东数西算”工程的核心为优化 、平衡我国算力资源的布局。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 ,承载着大量的数据存储、处理和传输功能 ,是国家战略竞争的新焦点 。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居世界前列,但也面临着资源配置不均、能耗过高 、安全风险等挑战。

        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旨在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、优化供需、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,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。为了优化资源的利用 ,节点的数据中心集群均选择在绿色资源丰富,但远离人口密集地区的区域 。

        而数据中心作为数字基础设施,极度依赖网络传输,因此无论是用户 、服务商还是数据中心建设方,均希望可以将数据中心尽量的贴近用户聚集区 ,这就形成了长远发展和当前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。

        为了实现“东数西算”的高效协同,在“东数西算”指导政策《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》中,明确提出了加强网络设施联通 ,要加快打通东西部间数据直连通道 ,打造一批“东数西算”示范线路,优化通信网络结构 ,提升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的网络节点等级 ,提高网络传输质量。

        栽得梧桐树 ,方有凤凰来

        如今,两年过去,各枢纽节点均努力推进网络建设 ,特别是传统的非数字产业聚集区,更是各出奇谋,以吸引更多的数据中心企业在集群内投资、落地。

        韶关市已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超高速400G全光运力网络,实现韶关到广州、深圳单向时延分别达到2ms、3ms以内;连接韶关集群省际南北走向 、东西走向高速光缆工程也已顺利开工建设,三大电信运营商计划在2024年6月前在韶关建设国家骨干机房,着力把韶关提升为国家骨干网络节点。

        庆阳市联合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实施网络直连链路项目,着力构建区域信息高速公路圈 ,改变了庆阳绕转兰州出省的传统路由方式,建设由西安接通国家一级骨干网络,打通了庆阳到西安及北上广等重点城市全光高速直连链路,构建了到“成渝、京津冀、长三角 、粤港澳大湾区节点”的“6-8-12-15”毫秒时延圈,提升了庆阳网络架构,极大降低了庆阳网络时延。

        中卫市则一直拥有网络优势 ,由宁夏联通牵头完成国家(中卫)新型筹建 ,助力宁夏成为全国唯一双中心省份 。因其我国“几何中心”的地理位置 ,与全国90%以上地区光纤直连传输时延在8~12毫秒,“在实测中 ,中卫到西安 、太原的单向时延为5毫秒,到北京的单向时延为8至10毫秒,到上海的单向时延在15毫秒以内。

        贵安数据中心集群得益于贵州多年来的大数据发展战略,一直拥有令西部地区羡慕的网络基础。目前 ,贵阳·贵安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带宽扩容至700Gbps 。基本实现贵阳贵安算力枢纽单向网络时延至省内市州3ms ,至成渝地区小于6ms ,至周边省份、粤港澳10ms,至内蒙古 、甘肃 、宁夏等地20ms,至长三角地区16ms,京津冀地区18ms。

        “东数西算”工程是我国数据中心产业的重大战略举措,是实现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,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契机。通过网络先行,打造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,将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,促进绿色发展,扩大有效投资 ,推动区域协调发展,为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。

        1. <zzb class="zysgs"></zzb>
          XML地图